飼養企鵝和飼養其他野生動物一樣,首先要了解它們在自然界中的生活環境以及它們的生態習性,然后再人工模擬、仿造接近或近似于它們原來生活的自然環境,以期達到長期飼養的目的。
人工飼養企鵝的要點是要掌握好食物、溫度和企鵝的活動場所。
企鵝在海中主要捕食各種魚類、烏賊和甲殼動物,所以人工飼養時也應及時喂以新鮮的魚、蝦、烏賊等。
在人工飼養條件下企鵝的"飯量"隨種類的不同而異,阿德雷企鵝每天吃1斤魚、蝦即可,王企鵝每天則要吃4斤多魚、蝦,而巴布亞企鵝每天吃2-3斤足矣。每天喂食要定時、定量,盡管企鵝每天的"飯量"很大,但當食物短缺時,企鵝也會表現出很強的耐飢餓能力,它可長達4個月不吃食物而不會餓死。
除食物外,溫度也是飼養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人工飼養情況下溫度要控制恆定。當然不同種類的企鵝所要求的溫度也不一樣。例如,生活在赤道附近的加拉帕戈斯企鵝要求的溫度比較高。美國的約翰謝德水族館1934年飼養加拉帕戈斯企鵝,將溫度控制在27℃。青島水族館飼養的巴布亞企鵝,夏、秋季的溫度控制在16-18℃。飼養生活在南極冰原的王企鵝和南極其他種類企鵝時,需使用致冷設備、制造低溫或人造冰原環境。
現存于世的企鵝有18種,它們分別是小白鰭企鵝、白鰭企鵝、黃眼企鵝、麥哲倫企鵝、秘魯企鵝、加拉帕戈斯企鵝、帝企鵝、王企鵝、阿德里企鵝、南極企鵝、巴布亞企鵝、史氏角企鵝、角企鵝、響弦角企鵝、馬可羅尼角企鵝和直冠角企鵝。
企鵝是海鳥中種類多、數量龐大的家族,它們對氣候的適應也最強。多數人只對身穿"燕尾服"生活在南極冰原的王企鵝和阿德里企鵝比較熟悉,而對其他種類則知道得很少。其實企鵝家族中,有許多成員并不都生活在白雪皚皚的南極,有的企鵝甚至生活在溫暖的亞熱帶地區,像加拉帕戈斯企鵝就生活在赤道附近的加拉帕戈斯群島。企鵝分布的地區之廣,可以說是任何鳥類都無法與之相比的,從南極冰原到福爾克蘭茲的綠色牧場﹔從郁郁蔥蔥的新西蘭海灣到長滿仙人掌的加拉帕戈斯群島,到處都有它們的蹤跡。它們在零下25℃的嚴寒能夠生活,在38℃的亞熱帶地區也能適應,世界上沒有任何鳥類能夠分布在如此廣泛的氣溫帶。
企鵝中個體最小的小白鰭企鵝是企鵝家族中的"侏儒",它們成體的個頭也只近似于其他種類的幼鳥。這種小個子的企鵝分布在澳大利亞。黃眼企鵝分布在新西蘭,麥哲倫企鵝分布在麥哲倫海峽,秘魯企鵝分布在秘魯,加拉帕戈斯企鵝分布在南美赤道附近的加拉帕戈斯群島,王企鵝和帝企鵝則是企鵝家族中的"巨人",這兩種企鵝一般體高1.2米左右,體重40多公斤,分布在南極及其周圍島嶼。其他像阿德里企鵝、南極企鵝、角企鵝等也分布在南極及其周圍島嶼。
人類對企鵝的認識和了解比較晚,古代對于企鵝的知識几乎沒有什么記載。直到1488年葡萄牙的水手們在靠近非洲南部的好望角第一次發現了企鵝。但是最早記載企鵝的卻是歷史學家皮加菲塔。他在1520年乘坐麥哲倫船隊在巴塔哥尼亞海岸遇到大群企鵝,當時他們稱
之為"不認識的鵝"。 人們早期描述的企鵝種類,多數是生活在南溫帶的種類。到了18世紀末期,科學家才定出了6種企鵝的名字, 而發現真正生活在南極冰原的種類是19世紀和20世紀的事情。例如,1844年才給王企鵝定名,響弦角企鵝1953年才被命名。企鵝身體肥胖,它的原名是"肥胖的鳥"。但是因為它們經常在岸邊伸立遠眺,好像在企望著什么,因此人們便把這種肥胖的鳥叫做企鵝。
之為"不認識的鵝"。 人們早期描述的企鵝種類,多數是生活在南溫帶的種類。到了18世紀末期,科學家才定出了6種企鵝的名字, 而發現真正生活在南極冰原的種類是19世紀和20世紀的事情。例如,1844年才給王企鵝定名,響弦角企鵝1953年才被命名。企鵝身體肥胖,它的原名是"肥胖的鳥"。但是因為它們經常在岸邊伸立遠眺,好像在企望著什么,因此人們便把這種肥胖的鳥叫做企鵝。
由于企鵝被發現得較晚,它本身又是一種奇特的鳥類,所以很自然就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世界各地動物園和水族館便相繼飼養各種企鵝。
飼養企鵝和飼養其他野生動物一樣,首先要了解它們在自然界中的生活環境以及它們的生態習性,然后再人工模擬、仿造接近或近似于它們原來生活的自然環境,以期達到長期飼養的目的。
人工飼養企鵝的要點是要掌握好食物、溫度和企鵝的活動場所。 企鵝在海中主要捕食各種魚類、烏賊和甲殼動物,所以人工飼養時也應及時喂以新鮮的魚、蝦、烏賊等。
在人工飼養條件下企鵝的"飯量"隨種類的不同而異,阿德雷企鵝每天吃1斤魚、蝦即可,王企鵝每天則要吃4斤多魚、蝦,而巴布亞企鵝每天吃2-3斤足矣。每天喂食要定時、定量,盡管企鵝每天的"飯量"很大,但當食物短缺時,企鵝也會表現出很強的耐飢餓能力,它可長達4個月不吃食物而不會餓死。
除食物外,溫度也是飼養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人工飼養情況下溫度要控制恆定。當然不同種類的企鵝所要求的溫度也不一樣。例如,生活在赤道附近的加拉帕戈斯企鵝要求的溫度比較高。美國的約翰謝德水族館1934年飼養加拉帕戈斯企鵝,將溫度控制在27℃。青島水族館飼養的巴布亞企鵝,夏、秋季的溫度控制在16-18℃。飼養生活在南極冰原的王企鵝和南極其他種類企鵝時,需使用致冷設備、制造低溫或人造冰原環境。
企鵝通常住在赤道以南,人跡罕到的地方才能看見牠們。有些企鵝住在寒冷地方,有些企鵝住在熱帶地方。但企鵝其實並不喜歡熱天氣。只有在寒冷的氣候中,牠們才會快活。所以,在遙遠 遙遠的南極洲沿岸冰冷的洋裡,那兒住著最多的企鵝。
企鵝的身體
企鵝看起來不像鳥,牠們的翅膀變成鰭狀肢,身體呈流線型,能輕快地在水中游來游去。企鵝身上覆蓋著一層厚厚的防水羽毛。在這層羽下有一層比較柔軟的絨羽可以保暖。此外,牠們的皮膚下面還有一層脂肪,也能防止體溫散失。
所有的企鵝身上都有類似的黑白花紋,這些花紋使牠們的求偶展示顥得更加醒目
企鵝的覓食
企鵝在海中覓食,必要時,牠們也會潛入水中覓食。皇企鵝是潛得最深的企鵝。牠們能潛到二百五十公尺深的水中覓食,並在水面下停留二十分鐘。牠們的胃很大,牠們可以離家很遠的地方吃得飽飽的,然後游回家餵牠們的小寶寶。
企鵝的交配和求偶
春天一到,企鵝便會開始返回群棲處。雄企鵝會首先抵達。牠們往往會選擇去年的老地方來築巢。企鵝通常每年都和同一個配偶交配。牠們在冬天或許會分開,但藉著求偶展示,牠們能彼此認出對方。雄企鵝會抬起頭來,拍動鰭狀肢,並大聲叫著,以吸引母企鵝。雄企鵝和母企鵝會交配,經過八天,胚胎四周會形成蛋殼。然後母企鵝的會生下第一顆蛋。三 四天後,母企鵝會接著生下第二顆蛋。
(國王企鵝),是世界第二大的企鵝,差不多三尺高,烏黑的頭,配有鮮橙色的羽毛於兩則,好像耳罩般。於是次旅程中,King Penguin成為最奮目最有趣的動物。牠們有趣的地方就是不怕人,甚至會跟著旅客,以好奇的眼光望著人。牠們亦喜歡玩耍、游泳、打架、總之是千奇百怪的動作,樣樣做到足,「謀殺」我們不少菲林。
住處
企鵝通常住在赤道以南,人跡罕到的地方才能看見牠們。有些企鵝住在寒冷地方,有些企鵝住在熱帶地方。但企鵝其實並不喜歡熱天氣。只有在寒冷的氣候中,牠們才會快活。所以,在遙遠 遙遠的南極洲沿岸冰冷的洋裡,那兒住著最多的企鵝。
企鵝的身體
企鵝看起來不像鳥,牠們的翅膀變成鰭狀肢,身體呈流線型,能輕快地在水中游來游去。企鵝身上覆蓋著一層厚厚的防水羽毛。在這層羽下有一層比較柔軟的絨羽可以保暖。此外,牠們的皮膚下面還有一層脂肪,也能防止體溫散失。
所有的企鵝身上都有類似的黑白花紋,這些花紋使牠們的求偶展示顥得更加醒目
企鵝的覓食
企鵝在海中覓食,必要時,牠們也會潛入水中覓食。皇企鵝是潛得最深的企鵝。牠們能潛到二百五十公尺深的水中覓食,並在水面下停留二十分鐘。牠們的胃很大,牠們可以離家很遠的地方吃得飽飽的,然後游回家餵牠們的小寶寶。
企鵝的交配和求偶
春天一到,企鵝便會開始返回群棲處。雄企鵝會首先抵達。牠們往往會選擇去年的老地方來築巢。企鵝通常每年都和同一個配偶交配。牠們在冬天或許會分開,但藉著求偶展示,牠們能彼此認出對方。雄企鵝會抬起頭來,拍動鰭狀肢,並大聲叫著,以吸引母企鵝。雄企鵝和母企鵝會交配,經過八天,胚胎四周會形成蛋殼。然後母企鵝的會生下第一顆蛋。三 四天後,母企鵝會接著生下第二顆蛋。

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2010年12月12日 星期日
企鵝的影片【The Emperor’s Journey】的文章
一段關於勇氣與冒險的旅程
--真實記錄南極大地的瑰麗風景
「好久好久以前,在南極洲有這麼一個故事」
【The Emperor’s Journey】是部獨特且撼動人心的感人佳片。電影呈現了南極皇帝企鵝不可思議的繁殖循環。皇帝企鵝本身的繁殖過程原先就極具劇情張力,嚴峻的氣候、無止盡的威脅,重重困難如宿命般的緊隨著牠們。然而牠們為了使命堅毅不放棄,使得牠們的存在更令人深深感佩。
這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透過各部門完美的結合恰如其分的被呈現出來。攝影小組深入南極洲長達一年餘,每日在艱困環境中長時間拍攝,才能將皇帝企鵝為了延續生命在面對威脅時與自然搏鬥的驚人毅力和勇氣,毫無保留的一一捕捉並加以精彩呈現。這部在世上最惡劣的環境下攝製的電影是首度以可愛的皇帝企鵝為主題的大銀幕電影,深度刻畫了親情與延續生命的勇氣,孵化過程極具戲劇張力,片中有南極洲純粹卻又殘酷的極地風光,更有美麗可愛卻又堅忍勇敢的皇帝企鵝,視覺效果瑰麗震撼,壯闊美景遍佈片中。它不是普通的紀錄片,旁白模擬企鵝爸爸媽媽與小孩使得全片如劇情片般扣人心弦。加上音樂由甫獲大獎的法國樂壇新星Emilie Simon所編作,感人影像與動人音樂完美結合更使本片完美無瑕。
這是一首對生命的謳歌。我們隨著皇帝企鵝歡笑、落淚,我們隨著牠一同緊張、悲傷。於是乎,生命與生命間有了連結,我們也因此對生命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
皇帝企鵝的故事還在持續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劇情簡介
為了孕育下一代,牠們準備好了,準備好犧牲一切,踏上艱苦的旅程
二月。南極洲夏日將盡,海面平靜無波。
皇帝企鵝以其優雅的泳姿在湛藍海洋中向海面的蛋白色燦光游去。這裡是牠們的國度,海裡有豐富的魚跟烏賊可食,他們自在的悠遊著。
三月。灰色黏稠的海面上,一隻隻像是魚雷的企鵝在浮冰間探出頭來,牠們一一登陸在覆蓋著整個南極的皚皚白雪上,世界上最艱困的旅程正在前方等著風雪侵襲,海水正開始結冰,團結的企鵝為了不迷路,牠們一隻緊跟著一隻,緩慢的、安靜的向前邁進,在雪地裡形成了一列綿延的縱隊。牠們要到哪裡去?那將是個沒有任何其他生物可以存活的絕境,但牠們沒有選擇,牠們需要幾週的時間戀愛、交配,還要好幾個月的時間孕育下一代,才三個月的短暫夏季根本不夠啊。所以牠們得離開,離開那個正結冰的可愛王國,為了肩負孕育的使命,往嚴酷的深雪冰寒勇敢的前進。
四月。在南十字星的指引下,在冰天雪地跋涉了十數公里的企鵝終於到了目的地。在這裡,企鵝們將詠唱著愛之歌,相戀、孕育。聽!一隻企鵝率先打破沈默,用牠清亮的鳴聲劃破冬日長空。聽!另一隻企鵝也用牠的高亢鳴聲熱情回應!漸漸的,一組組愛的合聲在空氣中散開飛舞著
五月。在冰雪中沒有任何的食物可食用的情況下,體重只剩下原來三分之一的企鵝媽媽生下了獨一無二的企鵝蛋。然而牠們可不能沈溺在新生的喜悅中,更艱難的挑戰緊隨而至。考驗一:企鵝媽媽要先毫髮無傷的將極為脆弱的蛋交給企鵝爸爸。然後對彼此更艱鉅的考驗開始:企鵝媽媽要在四十天沒有進食的情況下,在冰雪中橫越兩百公里,到海洋捕捉給小企鵝的食物。然而一路上有海豹的攻擊與冰上的伏流,有些企鵝媽媽累倒了,永遠無法完成牠的旅程。
而企鵝爸爸在企鵝媽媽不在的六十天裡繼續孵蛋。太陽一天只出現兩小時,氣溫是零下負四十度,時速兩百五十公里的狂風刮著,企鵝爸爸沒有任何食物可以吃,還得賣力的維持站姿平穩。因為雙腳間的小生命,很可能因為猛烈的狂風與不穩的浮冰一轉眼就受凍而死。
七月中。終於,小企鵝誕生了,但是一張開眼迎接牠們的卻是殘酷無情的冰雪世界。如果企鵝媽媽在牠們出生後四十八小時沒有及時趕到的話,牠們將與這個未知的世界永別。
企鵝媽媽終於帶著三到四公斤的食物回來,但一家人團聚的時間並不長。企鵝媽媽與企鵝爸爸角色互換,企鵝媽媽留下來餵養小孩,企鵝爸爸卻得再次出發回到海洋覓食。又餓又累,牠們踏上與企鵝媽媽相同的旅程,面臨相同的威脅。當然,有些企鵝爸爸再也不會回來。
小企鵝也面臨生死存亡的威脅。除了漫天冰雪,還有喜愛生吞活剝小企鵝的飛燕虎視眈眈的盤旋不去,準備擒捉落單的小企鵝大快朵頤。
然後不知不覺中,二月再度到來,一切都再重來。就這樣,千萬年來,每年冬天,皇帝企鵝不斷重複的在南極冰雪深處寫著屬於牠們的血淚奮鬥史,那是個充滿勇氣、冒險、生存與愛的傳說。
--真實記錄南極大地的瑰麗風景
「好久好久以前,在南極洲有這麼一個故事」
【The Emperor’s Journey】是部獨特且撼動人心的感人佳片。電影呈現了南極皇帝企鵝不可思議的繁殖循環。皇帝企鵝本身的繁殖過程原先就極具劇情張力,嚴峻的氣候、無止盡的威脅,重重困難如宿命般的緊隨著牠們。然而牠們為了使命堅毅不放棄,使得牠們的存在更令人深深感佩。
這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透過各部門完美的結合恰如其分的被呈現出來。攝影小組深入南極洲長達一年餘,每日在艱困環境中長時間拍攝,才能將皇帝企鵝為了延續生命在面對威脅時與自然搏鬥的驚人毅力和勇氣,毫無保留的一一捕捉並加以精彩呈現。這部在世上最惡劣的環境下攝製的電影是首度以可愛的皇帝企鵝為主題的大銀幕電影,深度刻畫了親情與延續生命的勇氣,孵化過程極具戲劇張力,片中有南極洲純粹卻又殘酷的極地風光,更有美麗可愛卻又堅忍勇敢的皇帝企鵝,視覺效果瑰麗震撼,壯闊美景遍佈片中。它不是普通的紀錄片,旁白模擬企鵝爸爸媽媽與小孩使得全片如劇情片般扣人心弦。加上音樂由甫獲大獎的法國樂壇新星Emilie Simon所編作,感人影像與動人音樂完美結合更使本片完美無瑕。
這是一首對生命的謳歌。我們隨著皇帝企鵝歡笑、落淚,我們隨著牠一同緊張、悲傷。於是乎,生命與生命間有了連結,我們也因此對生命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
皇帝企鵝的故事還在持續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劇情簡介
為了孕育下一代,牠們準備好了,準備好犧牲一切,踏上艱苦的旅程
二月。南極洲夏日將盡,海面平靜無波。
皇帝企鵝以其優雅的泳姿在湛藍海洋中向海面的蛋白色燦光游去。這裡是牠們的國度,海裡有豐富的魚跟烏賊可食,他們自在的悠遊著。
三月。灰色黏稠的海面上,一隻隻像是魚雷的企鵝在浮冰間探出頭來,牠們一一登陸在覆蓋著整個南極的皚皚白雪上,世界上最艱困的旅程正在前方等著風雪侵襲,海水正開始結冰,團結的企鵝為了不迷路,牠們一隻緊跟著一隻,緩慢的、安靜的向前邁進,在雪地裡形成了一列綿延的縱隊。牠們要到哪裡去?那將是個沒有任何其他生物可以存活的絕境,但牠們沒有選擇,牠們需要幾週的時間戀愛、交配,還要好幾個月的時間孕育下一代,才三個月的短暫夏季根本不夠啊。所以牠們得離開,離開那個正結冰的可愛王國,為了肩負孕育的使命,往嚴酷的深雪冰寒勇敢的前進。
四月。在南十字星的指引下,在冰天雪地跋涉了十數公里的企鵝終於到了目的地。在這裡,企鵝們將詠唱著愛之歌,相戀、孕育。聽!一隻企鵝率先打破沈默,用牠清亮的鳴聲劃破冬日長空。聽!另一隻企鵝也用牠的高亢鳴聲熱情回應!漸漸的,一組組愛的合聲在空氣中散開飛舞著
五月。在冰雪中沒有任何的食物可食用的情況下,體重只剩下原來三分之一的企鵝媽媽生下了獨一無二的企鵝蛋。然而牠們可不能沈溺在新生的喜悅中,更艱難的挑戰緊隨而至。考驗一:企鵝媽媽要先毫髮無傷的將極為脆弱的蛋交給企鵝爸爸。然後對彼此更艱鉅的考驗開始:企鵝媽媽要在四十天沒有進食的情況下,在冰雪中橫越兩百公里,到海洋捕捉給小企鵝的食物。然而一路上有海豹的攻擊與冰上的伏流,有些企鵝媽媽累倒了,永遠無法完成牠的旅程。
而企鵝爸爸在企鵝媽媽不在的六十天裡繼續孵蛋。太陽一天只出現兩小時,氣溫是零下負四十度,時速兩百五十公里的狂風刮著,企鵝爸爸沒有任何食物可以吃,還得賣力的維持站姿平穩。因為雙腳間的小生命,很可能因為猛烈的狂風與不穩的浮冰一轉眼就受凍而死。
七月中。終於,小企鵝誕生了,但是一張開眼迎接牠們的卻是殘酷無情的冰雪世界。如果企鵝媽媽在牠們出生後四十八小時沒有及時趕到的話,牠們將與這個未知的世界永別。
企鵝媽媽終於帶著三到四公斤的食物回來,但一家人團聚的時間並不長。企鵝媽媽與企鵝爸爸角色互換,企鵝媽媽留下來餵養小孩,企鵝爸爸卻得再次出發回到海洋覓食。又餓又累,牠們踏上與企鵝媽媽相同的旅程,面臨相同的威脅。當然,有些企鵝爸爸再也不會回來。
小企鵝也面臨生死存亡的威脅。除了漫天冰雪,還有喜愛生吞活剝小企鵝的飛燕虎視眈眈的盤旋不去,準備擒捉落單的小企鵝大快朵頤。
然後不知不覺中,二月再度到來,一切都再重來。就這樣,千萬年來,每年冬天,皇帝企鵝不斷重複的在南極冰雪深處寫著屬於牠們的血淚奮鬥史,那是個充滿勇氣、冒險、生存與愛的傳說。
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
白鰭企鵝
白鰭企鵝的翅膀上有一層白圈,且較高較重,其餘的都和神仙企鵝一樣。有人說這是第18種企鵝,但大部份學者認為牠是小藍企鵝的亞種。
雌性及雄性的小藍企鵝具同型結構,無法從身體外觀辨認。牠們的壽命約18-20年。
雌性及雄性的小藍企鵝具同型結構,無法從身體外觀辨認。牠們的壽命約18-20年。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