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皇帝企鵝

皇帝企鵝學名Aptenodytes forsteri)常簡稱為帝企鵝皇企鵝,是企鵝家族中體型最大的屬種,成年皇帝企鵝身高可達120厘米,體重可達46千克。在帝企鵝發現之前,有一種企鵝被認為是最大的企鵝,取名為國王企鵝。後來,在南極大陸沿海皇帝企鵝被發現,由於它比國王企鵝還高一頭,因此給它取名為皇帝企鵝


;                                                                                                                                                                                                                                                                                                                                                                                                                            生活習性皇帝企鵝是群居性動物,飲食和居住都由很多個體聚集在一起。每當惡劣的氣候來臨,它們會擠在一起,防風禦寒,以獲得最大的保護。帝企鵝活動時間不固定,白天夜晚都有可能,帝企鵝的活動區域主要有兩處,一處為飲食區,一處為居住或繁殖區,在大洋中,它們常年往來於這兩個區域。僅在每年的1月到3月,帝企鵝會分散到大洋中,分成小群進行捕食。

帝企鵝可以潛入水底150至250米,最深的潛水記錄甚至可達565米。在水下,它們最長能屏住呼吸20分鐘。它們的遊行速度為時速6到9千米,爆發速度可達到時速19千米。它們常用的一種捕食方法是潛入水底50米左右,然後在那裡的浮冰下表面捕食貼近冰面遊行的南極魚(Pagothenia borchgrevinki),一般捕食五六次後再浮出水面進行呼吸。

在陸地上,帝企鵝或是靠雙腳搖搖擺擺的行走,或是用腹部緊貼冰面滑行,在南極的冬季來臨之前,一般每年的3月至4月間,成年帝企鵝要在南極浮冰區走出50至120千米,搬至居住區生活。為了抵抗寒冷,帝企鵝經常要10隻至100隻擠成一團,外圈的帝企鵝面朝圈裡,整個企鵝群緩慢地向前行進。

帝企鵝主要以甲殼類動物為食,偶爾也捕食小魚和烏賊。它是唯一一種在南極洲的冬季進行繁殖的企鵝。在野生環境,帝企鵝壽命一般在20年左右,個別壽命可達40年。

在野外,帝企鵝的主要天敵包括南極巨海燕、豹海豹、逆戟鯨、賊鷗和鯊魚。此外雪地流浪犬和它們的後代在被清除出南極之前,也是帝企鵝的一大天敵。

                                體型特徵
成年皇帝企鵝高達4英呎,重達100磅,是現今體型最大的企鵝。頸部為淡黃色,耳朵的羽毛為鮮黃橘色,腹部為乳白色,背部及鰭狀肢則是黑色,鳥喙的下方是鮮橘色。公皇帝企鵝雙腿和腹部下方之間有一塊佈滿血管的紫色皮膚的育兒袋,能讓蛋在環境溫度低達零下華氏180度的低溫中保持在舒適的華氏97度,小皇帝企鵝身上的淺灰白色絨羽可禦寒防風,但不可防水,防水的陵羽要等到牠們快成年時才會長出,慢慢替換身上的絨羽,此時身體下方的絨羽會先掉,換毛時許多小企鵝身上都會有奇怪的鳥巢。

2010年9月28日 星期二

企鵝

企鵝学名Spheniscidae) 是一種不會飛行的鳥類,屬於企鵝目,企鵝科。主要生活在地球的南半球,目前已知全世界的企鵝共有十七種或十八種,其中四種生活在熱帶赤道,分別是漢波德企鵝麥哲倫企鵝黑腳企鵝加拉帕戈斯企鵝,皆屬於環企鵝屬;完全生活在極地的只有皇帝企鵝阿德利企鵝兩種。

特徵

企鵝可以說是現生最不怕冷的鳥類。牠全身羽毛密布,並且皮下脂肪厚達二至三公分,這種特殊的保溫設備,使牠在攝氏零下六十度的冰天雪地中,仍然能夠自在生活。
曾分布于北极地区、现已滅絕的大海雀可能和本鳥一樣耐寒,而且兩者外表相似,曾經被誤認有親緣關係,使得在發現企鵝時歐洲人對企鵝命名也相似。